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大型田园实景演出《秋收礼祭》广南八宝首演

    信息发布者:广南黑支果村网通
    2018-09-25 20:41:26   转载

    以大地稻田山脉为背景,舞台隐藏在稻田中。9月21日上午,一场大型田园实境演出《秋收礼祭》在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首演。表演与稻田相互映衬,祭礼、稻谷生长、收获、品尝,一系列行为通过舞台表演和和民众实景展现,融为一幅美丽的画卷。深刻展现出广南的人杰地灵,山美水美,还原壮族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元素,综合体现出广南的稻作文化、贡米精髓,以及广南人民辛勤劳作、热情好客的民族精神。


     
     


    “皇家御田”立碑

    又是一年稻谷金黄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各大媒体记者汇聚广南,来到八宝贡米核心产区。作为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中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八宝是人们的必到之地。

     
     

    八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1100mm,无霜期335天以上,年平均日照1865小时,相对湿度70—80%,具有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壮族文化发育较早的地区之一。八宝壮族世代多依山傍水而居,有灿烂的稻作文化,加以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闻名全国的八宝贡米。

     

    八宝米历史上被列为“贡米”,封为“皇粮”,供皇帝御膳或皇亲国戚享用,其以香味浓、油脂芊、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而被历代列入贡米之列,生长八宝贡米的稻田也成为皇家御田。9月21日当天,今天这块御田也将正式立碑。

    如今,八宝贡米作为云南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绿色名片,因八宝人的执着守望,终于端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百余“稻农”放下镰刀上舞台

    大型田园实景演出《秋收礼祭》就在皇家御田中上演。这出舞台剧由著名编导陈驿担任总编导,著名音乐人田飞担任音乐总监,马燕紫,陈磊担任副编导,陈磊,杨茜领衔主演。演员除专业表演团队外,还有来自广南展演中心、各学校的师生,以及乡镇的一百多名群众组成,并共同排练完成。

    总导演陈驿介绍,这场舞蹈诗专门为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而作,结合稻作劳动的“官撒种”“开秧门”“关秧门”“打新米”等12个生产环节,反复筛选不断挖掘,用舞蹈、音乐等表现形式,展现古老的广南稻作文化。

    与传统的剧场舞蹈表演不同,《秋收礼祭》并未采用过多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而是将舞台隐藏在八宝米核心地,以大地、稻田、山脉为背景,以当地稻农和基层文艺队为主要演员,根据不同篇章,演员们在5个舞台上穿插表现稻作文化。

    1个主舞台、4个分舞台,百名“群众演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整展现稻作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的确,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本场演出只有两名专业舞者,其余均为当地稻农和基层文艺队演员。”陈驿表示,所有舞台、场景融为一体,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舞台上,专业舞者将用艺术形式呈现,本地群众演员则本色出演,展现广南人民辛勤劳作、热情好客的民族精神。



    5个篇章展现古老稻作文化


    《秋收礼祭》分为序——祭礼仪式、“官撒种”仪式、春华——春回大地 万物萌生、秋实——穰穰满家 稻谷飘香、尾声5个篇章。

    开场表演中,一段令人振奋、激情四射的铜鼓舞,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手握犁把的农人则唱着山歌小调,展现耕田犁地的劳作场景,一幅极具美感的田园诗画在舞蹈中铺展开来。

    “官撒种”仪式邀请在场嘉宾参与,与演员一起将种子分到观众手中再播撒出去,受到祝福的种子落地发芽才能长成眼前的万亩稻田。

    “手巾舞”是壮族祭礼后最重要的庆祝仪式,它以现代舞的方式展现,舞者手持毛巾从群众中走出,舞台上下配合呼应。

    收获舞段、打谷子、簸箕舞段展现了八宝镇稻农丰收的喜悦,还可以品尝演员们送上的五彩饭,与当地群众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秋收礼祭》的尾声,所有演员放下手中劳作的工具,向到场嘉宾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你们再到广南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