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三七简介!

    信息发布者:广南黑支果村网通
    2017-03-16 08:35:02   转载

    三七生长需要特殊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云南文山为原产地和主产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文山三七 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这是文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所决定的。因三七的贵重和独特的功效促使三七由野生变人工种植比其他中药材要早,清代乾隆年间《开化府志》中有,开化三七在市场出售畅销全国的记载。目前公认的文山三七种植历史不少于400年,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被国家命名为"三七之乡"。

    1949年以前,文山全州仅有文山县、砚山、马关、广南县的少数农户种植三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但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对三七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致使三七从1951~1992年的40余年中,文山的三七生产经历了两次大的曲折,从1993年起才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第一阶段是195l~1为扼杀.......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1.止血: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

    2.抗血栓: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

    3.促进造血:三七"祛瘀生新",现代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三七散瘀,消肿定痛,PNS及其他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5.抗炎:PNS对组胺、醋酸、二甲苯、5-羟色胺,缓激肽等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保肝:三七具有抗肝损伤作用。

    7.抗肿瘤:人参皂苷Rh1对离体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8.镇痛:三七为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药,有确切的镇痛作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